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亚运冠军、CBA状元都曾从这里走出!探寻东莞四中的篮球情缘

热点3人已围观

简介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正值八月盛夏,地处岭南的东莞闷热无比。在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下称东莞四中)的篮球馆内,三扇巨型吊扇不停歇地转着,但仍旧刮不走蒸腾的暑气。虽然仍处暑假,但东莞四中篮球队的队员 ...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正值八月盛夏 ,亚运元都缘地处岭南的冠军东莞闷热无比 。在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下称东莞四中)的出探篮球馆内,三扇巨型吊扇不停歇地转着,寻东但仍旧刮不走蒸腾的莞中暑气 。虽然仍处暑假,球情但东莞四中篮球队的亚运元都缘队员们并没有中断训练。运球、冠军传接、出探投篮…这群十多岁的寻东孩子重复着一个接一个的动作 ,汗水早已将背心浸透 ,莞中但他们乐此不疲 。球情在球馆的亚运元都缘正中央印着八个大字:团结拼搏、追求卓越,冠军这是出探东莞四中篮球队的精神 ,也是他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队员们每天走进篮球馆时,会路过一面挂满东莞四中功勋球员照片的荣誉墙 。刚刚当选为CBA状元的陈国豪、2018雅加达亚运会三人篮球冠军曾冰强和黄文威、现效力于CBA广东队的张明池……这些球员是东莞四中的骄傲  ,也是支撑更年轻的队员每天坚持训练的榜样。日前,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东莞四中,试图了解这座篮球名校背后的故事。“陈国豪骨子里就不服输”“我说实话,陈国豪这小孩真的不错 ,他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我认为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说这话的人是吴强 ,东莞四中负责篮球领域的副校长 。这名声音爽朗、笑容亲切的客家男人见证了东莞四中的成长,也直接经历了东莞四中篮球队的辉煌。此时的陈国豪已成为CBA状元,带队获得CUBAL冠军,但在他刚来东莞四中时,他的前景并不被篮球圈人士看好。“他(陈国豪)来我们这里的时候已经初三了,身高1米91左右 ,很瘦 ,之前没怎么受过专业篮球训练” ,谈起陈国豪刚刚来到东莞四中时的模样,吴强记忆犹新,“当时很多圈内人都说,他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就是天赋还不够 。”但吴强看中了陈国豪骨子里的拼搏精神。据吴强介绍,陈国豪训练相当刻苦,他的生活中几乎只有篮球 。“陈国豪在我这待了五年,我真是见证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广工,再取得更好的成绩 。他非常扎实 ,就是刻苦训练 。”在吴强看来 ,陈国豪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来到东莞四中之后,经历了大量的比赛,包括东莞市联赛 、广东省联赛 ,再到他后来进入广工打CUBAL ,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比赛  ,陈国豪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成就。”说到这里  ,吴强并没有贪功 ,“校园篮球只是一个环境 ,是广东篮球的养分滋养了他 。他有很多机会  ,再加上个人的努力,才走到了这一步 。”2002年选定篮球为奋斗目标如今的东莞四中在全国范围内都小有名气,无数篮球少年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已慕名而来。正如吴强所说,学校篮球队招生已不是难事 。但在20年前  ,当吴强刚刚来到东莞四中时  ,东莞四中在篮球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2002年,东莞四中在篮球 、龙舟、粤剧三个特色项目中敲定了篮球为特色发展项目,这所学校才和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了解,东莞四中的前身是创立于1995年的东莞群英学校 ,当时学校属于私立性质,学制为15年,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四个阶段 。2002年,东莞群英学校转制为“民办公助”,吴强也正是在这一年来到了这里 。在转制后 ,学校开始在特色办学上做文章 ,至于最终为何选择篮球 ,吴强说 :“篮球在东莞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中堂镇更是有大大小小各种篮球比赛。逢年过节时 ,比赛场地被球迷们围得满满当当  。”吴强深知,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学校的特色教育也只会成为镜花水月。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借助中堂 、东莞乃至广东火热的篮球氛围 ,让篮球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在一开始,他的目标是立足中堂,走向东莞 ,学校也招了很多从事篮球训练的专业教练员 。在学校的重视以及深厚篮球土壤的滋润下 ,这支球队仅用了三年就度过了起步阶段 ,从2006年开始,学校球队连续三年摘得东莞市校园篮球比赛冠军。2009年1月 ,东莞市进行教育改革,东莞群英学校更名为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成为东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 。在此时 ,东莞四中的目标变成了是立足东莞,走向广东。这带来的最大改变便是原本只能在中堂镇招生的篮球队 ,可以面向东莞全市进行招生 。丰富的生源使得队伍的成绩逐渐攀升,从省内赛事到全国比赛  ,球队的视野也在逐步开阔。这也为东莞四中篮球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摸着石头过河  :打造“十年一贯制”在校园篮球的起步阶段,如何平衡球员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是所有从业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有些孩子冒尖很早,而学校为了让他在短时间内展现战斗力,忽略了对他未来的培养;有些孩子天赋满满,但在当下暂时无法独当一面 ,那么很多教练也不会在他身上下更多心思 。为了既能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也让学校球队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吴强说他一直在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而他探索出来的解决方法,便是“十年一贯制”。何为“十年一贯制”?吴强解释道 :“高中只是短暂的三年,校园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但一名球员的成长,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们需要让一名优秀的篮球苗子在校园享受到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具体到实践,东莞四中向下连接东莞东城实验中学 ,向上对接广东工业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三所学校形成了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球队建设的选材、管理、训练 、参赛 、输送等环节,形成球队技战术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统一 ,球队风格 、作风要求等方面的一致 。据吴强介绍,三所学校的教练员们会定期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球队建设的方向 。每年的寒暑假 ,三所学校的队员也定期放在一起集训 。在记者探访四中之时 ,就有多名初中篮球队员和即将进入初中的篮球苗子在场地内接受训练 。2016年,东莞四中和广东工业大学达成了协议 ,而在此之前 ,几所学校之间的联动就已经开始 。球员们不必再担心去到新的球队会不适应新的打法 ,几乎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如今 ,东莞四中特意聘请了塞尔维亚人戈兰作为学校球队的主帅 ,在高中阶段便聘请外教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来说都不多见。在吴强看来 ,欧洲篮球更加强调团队协作 ,他们的球员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如何作为一个团队在场上战斗,他希望将这样先进的理念引进到东莞四中。“戈兰曾做过罗马尼亚青年队的主教练 ,执教经验很丰富,如今他带队半年,我觉得球队的变化很大,队员们进步很快 ,我觉得这条路是走对了。”从选定篮球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到如今成为全国范围内都小有名气的篮球名校 ,东莞四中走了20多年。在吴强看来 ,学校的球队如今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而他也依旧会坚持他的目标,那就是尽可能多地为中国篮球培养人才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图片 | 受访者提供责编 | 詹淑真举报/反馈

Tags:

相关文章